學名:Zanthoxylum nitidum (R) DC. 科別:芸香科.
別名:崖椒.兩面針.入地金牛.光葉花椒.豬椒.入山虎.鳥踏刺.鳥不宿.古月根.蔓椒。
產地:全靜山麓至低海拔山區之疏林內或路旁灌叢中自生。
採集加工:全年採根或粗莖.洗淨.切片曬乾備用。
藥理作用:
1.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。
2.從雙面刺中提取的一種木脂類結晶化合物能直接作用於腸平滑肌.有解痙作用。還具有中樞性鎮痛作用.其鎮痛作用與嗎啡受體無關.但與腦內單胺類介質有關。
3.從雙面刺中提取的氯化雙面刺碱和6-甲氧基-5.6-雙氫白屈菜碱能延長小鼠艾氏復水癌的生命。
4.雙面刺根的水提取物有局麻作用。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。
性味:(根.粗莖皮)味苦.辛.性平。有小毒。
功能:祛風除濕.散瘀活血.麻醉止痛.解毒消腫.抗腫瘤。
用於:風濕關節痛.腰肌勞損.肌肉麻痛.跌打腫痛.骨折疼痛.牙痛.胃痛.咽喉腫痛.扁桃腺炎.腮腫.腹痛.盲腸炎.梅毒.疔瘡腫毒.腫瘤.毒蛇咬傷.燙火傷。
禁忌:孕婦忌服。不可與酸味食物同時服用。
民間方例:
(一)跌打勞傷.風濕骨痛:雙面刺根1兩.泡酒1kg.七天後服用.每次服5~10ml。或用雙面刺根3~5錢.水煎服。
(二)對口瘡:雙面刺鮮根皮適量和紅糖少許.共搗爛.外敷患處。
附註:本品有毒。中毒後常引起腹痛.下痢。有中毒現象.需送醫對症救治。
參考資料:全國中草藥滙編(上).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5)(南天).台灣藥用植物誌(上)甘偉松。
這山上好像常見 不知是不是同類
回覆刪除應該是吧!
回覆刪除雙面刺在山上很普遍的。
念念。謝謝提供「藥用植物簡介( 230) 雙面刺」的分享。
回覆刪除感謝光臨!
回覆刪除有空歡迎常來逛逛!
請問有在賣種苗嗎?
回覆刪除您好.新年快樂!
刪除很抱歉!目前沒有種苗出售。
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