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名:Scaevola sericea Vahl 科別:草海桐科.
別名:水草.水草仔.大網梢。
產地:全境海岸邊.常成大群落自生。
採集加工:全年可採.採根狀莖及葉.分別曬乾備用。
功能:(根莖)清熱.去濕.利尿。
用於:(根莖)風濕骨痛。(莖髓)治腹瀉。
(葉及樹皮)治腳氣病。(葉)助消化。
(葉)外用治扭傷。
※本植物的嫩葉可當野菜食用。
參考資料: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4)南天.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。
學名:Scaevola sericea Vahl 科別:草海桐科.
別名:水草.水草仔.大網梢。
產地:全境海岸邊.常成大群落自生。
採集加工:全年可採.採根狀莖及葉.分別曬乾備用。
功能:(根莖)清熱.去濕.利尿。
用於:(根莖)風濕骨痛。(莖髓)治腹瀉。
(葉及樹皮)治腳氣病。(葉)助消化。
(葉)外用治扭傷。
※本植物的嫩葉可當野菜食用。
參考資料: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4)南天.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。
學名:Polygonum plebeium R. Br. 科別:蓼科.
別名:節花路蓼.小扁蓄.腋花蓼.米子蓼.习見蓼。
產地:全境平野之路旁.田埂.空閒地或休耕的水田中自生。
採集加工:冬.春季採全草.洗淨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)味苦.性平。
功能:利尿.通淋.化濕.殺蟲。
用於:淋病.黃疸.皮膚濕疹.惡瘡疥癬.陽蝕.女子陰蝕.蛔蟲病。(為萹蓄代用品)用於白濁及各種結石症。
民間方例:
(一) 疥癬濕癢.婦女外陰部搔癢 : 假萹蓄適量.煎水.外洗患處。
(二) 尿路感染或結石 : 假萹蓄.馬先蒿.瞿麥.水煎服。
參考資料:台灣民間藥(3)高木村.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1)南天.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。
學名:Erigeron bonariensis Linn. 科別:菊科.
別名:野塘蒿.山茼蒿.消息草.小山艾.火苗草.相絲草.簑衣草。
產地:歸化種。全境平野至山區之路旁.田園.荒墟地自生。
採集加工:夏至冬季.採全草.除去雜質.曬乾備用。
藥理作用:野塘蒿所含的揮發油具有抗金黃色葡萄球菌.大腸桿菌.綠膿桿菌和傷寒桿菌等作用。
功能:(全草)清熱去濕.行氣止痛.消炎解毒.消脹緩瀉。
用於:感冒.瘧疾.急性風濕性關節炎.氣滯脹滿.大便秘結.蛇傷。
外治:創傷出血。
參考資料: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4)南天書局.藥用植物採集手冊(樂草會) 中國醫藥大學。
學名:Iris trctorum Maxim. 科別:鳶尾科.
別名:藍蝴蝶.鳶尾.冷水丹.燕子花.扁竹葉.蛤蟆七.搜山狗.土知母.青蛙七.鴨屁股.川射干。
產地:原產於中國及日本。台灣引進觀賞栽培。
採集加工:全年可採.挖取根莖.除去地上部分.洗淨切片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根狀莖)味辛.苦.性寒。有小毒。(體虛者忌服)
功能:祛風利濕.活血祛瘀.消積.解毒。
用於:咽喉腫痛.風濕疼痛.跌打損傷.食積腹脹.癥瘕積聚.瘧疾。
外用:癰癤腫毒.外傷出血。
民間方例:
(一) 喉症 : 取扁竹根3~9克.或全草15~30克.水煎服。
(二) 跌打損傷 : 取扁竹根3~9錢.研末或磨汁.冷開水送服。
參考資料:藥用花卉(1)草本類.渡假出版.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上)人民衛生。
學名: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. 科別:菊科.
別名:棉茵陳.蚊仔香.白蒿.絨蒿.猴子毛.臭蒿.桐蒿草.小馬尿蒿.茵陳.青蒿.豬毛蒿。
產地:全境平野至山麓之路旁.河床.曠野.田邊.荒草叢及海岸附近的濕潤砂地自生。
採集加工:春季幼苗10幾分時採摘.除去雜質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幼嫩莖葉)味苦.辛.微寒。
功能:清熱利尿.利膽退黃。
用於:黃疸型肝炎.膽囊炎.膀胱濕熱.小便短赤.風癢瘡疥.蕁麻疹.藥疹.濕疹。
民間方例:
(一) 預防肝炎 : 蚊仔煙草500克.加水煎煮3次.過濾.3次濾液合併.濃煎成500毫升.每服16毫升.每日2次.連服3次。
(二) 蕁麻疹.藥疹 : 蚊仔煙草.土茯苓.綠豆各一兩.紅棗10枚.水煎服。
資料來源:常見中草藥(七)兄弟出版.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出版)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上)人民衛生出版.
學名:Cnidium monnieri (L.) Gusson var. formosanum (Yabe) Kitagawa 科別:繖形科.
別名:台灣芎藭.野芫荽.台灣蛇床.嘉義野蘿蔔.蛇床子。
產地:台灣西部原野之路旁.田畔.空曠草地及園圃自生。
採集加工:秋.冬間採根或全草.除去雜質.曬乾備用。果實成熟時採收.稍曬.打下果實.簸淨.曬乾備用。
功能:(全草)強壯。(種子)充蛇床子:溫腎助陽.祛風燥濕.殺蟲抗菌。
用於:(全草)衰弱性腰骨神經痛.陰痿。(根)治頭痛。
(種子)充蛇床子用於:男子陽痿.子宮陰虛.寒冷不孕.寒濕白帶。
外治:婦女陰癢.陰道滴蟲症.濕疹.疥癬濕瘡。
民間方例:
(一)衰弱性腰骨神經痛.陰痿:山芫荽全草.20~75公克.水煎服。
(二)滴蟲性陰道炎:山芫荽子15克.川椒6克.苦參.白礬各9克.每日一劑.煎湯薰洗陰道1~2次。本方亦可治濕疹。
參考資料: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6)南天.台灣藥用植物誌(卷上)甘偉松。
學名:Stllaria aquatica (Linn.) Scop. 科別:石竹科.
別名:鵝兒腸.雞腸菜.茶絲癀.牛蘩蔞.抽筋草.白頭娘草.雞卵菜.雞腸草。
產地:全境平地至中海拔山區之路旁.農園.空墟地及休耕期農田內自生。
採集加工:春.夏間採全草.除去雜質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)味酸.性平。
功能:清熱涼血.祛瘀止痛.消積通乳.利尿消腫。
用於:高血壓.頭痛.眼痛.牙痛.乳腺炎.乳汁不通.月經不調.小兒疳積.小便不利.痢疾.痔瘡腫痛。
外治:瘡癤.癰疽。
民間方例:
(一) 牙痛 : 鮮茶匙癀.搗爛加鹽少許.咬在痛牙處。
(二) 癰疽 : 鮮茶匙癀三兩.搗爛.加甜酒適量.水煎服.或加甜酒糟同搗.外敷患處。
資料來源: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台灣藥用植物誌(卷上)甘偉松.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2)南天。
學名:Mucuna pruriens (L.) DC var. utilis Bak. ex Burck 科別:豆科.
別名:龍爪豆.虎爪豆.虎豆.狗爪豆.貓爪豆.貍豆.藜豆。
產地:台灣早年引種栽培.供食用.綠肥作物.今已馴化自生。
採集加工:秋季果莢成熟時採收.曬至果莢裂開.取出種子.曬乾備用。葉隨採鮮用。
性味:(種子)味甘.微苦.性溫。有毒。
功能:(種子)溫中益氣.滋養強壯。(葉)清熱.涼血。
用於:腰脊痠痛.神經性疼痛.震顫性麻痺.性欲減退.身體虛弱.月經過多.月經異常。
(葉)外治:虎頭蜂螫傷。
民間方例:
(一) 腰脊痠痛 : 富貴豆2~3兩.燉豬腰子服。
(二) 虎頭蜂螫傷 : 富貴豆葉搗汁調黑糖.頻頻擦刷患處。
參考資料: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5)南天.中國本草圖錄(卷一)商務印書。
學名:Phyllodium pulchellum Desv. 科別:豆科.
別名:阿婆錢.圓苞小槐花.串錢草.牌錢樹.龍鱗草.午時合.紙錢塹.拉里蘭仔.叠錢草。
產地:全境平野至山麓之路旁.山坡林下.墓地.農耕餘零地或曠野灌叢中自生。
採集加工:根全年可採.夏秋採地上部份.分別處理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)味淡.苦.性平。有小毒。
功能:(全草)清熱利濕.活血化瘀.軟堅散結。
(根)行血破瘀.除濕消腫。
用於:(全草)感冒發熱.牙痛.喉風.肝炎.肝硬化腹水.血吸蟲病肝脾腫大.風濕疼痛.跌打損傷.瘧疾。
(根)血吸蟲病肝脾腫大.急性傳染性肝炎.月經不調.經閉.子宮脫垂.關節炎.跌打損傷.癰疽疔瘡。
民間方例:
(一) 關節炎.跌打損傷 : 乾排錢樹莖葉2~3兩.水煎調酒服。
(二) 血吸蟲病肝脾腫大 : 排錢樹根30克.加水3碗.煎成1碗.1次服。隔日1劑.7劑(14天)為1療程。根據病情可用1~2個療程.療程間隔為7~14天。
參考資料: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1)(南天).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上)人民衛生。
學名:Milletia reticulata Bentham 科別: 豆科.
別名:網絡雞血藤.老荊藤.雞血藤.過山龍.崖兒藤.石柱藤.血防藤.硬殼藤.紅藤.大腸藤。
產地:台灣全境平野至低海拔山區之林緣或荒坡草叢中自生。
採集加工:粗藤莖 . 根全年可採 . 洗淨.分別切片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粗藤莖)味苦.性溫。(全株有毒慎用)
功能:(粗藤莖)養血祛風.活血化瘀.通經活絡。(根)鎮靜。
用於:(粗藤莖)氣血虛弱.體虛盜汗.月經不調.遺精白濁.赤白帶下.腰膝痠痛麻木.風濕骨痛.跌打損傷。
(根) 治狂躁型精神分裂症。
民間方例:
(一) 體虛盜汗 : 鮮昆明雞血藤三兩.煎水沖雞蛋二只服。
(二) 狂躁型精神分裂症 : 昆明雞血藤根2~3兩.加水5碗.煎至半碗.於飯後2小時一次服.一日一次.服藥後病人一般即可安靜入睡。如果仍興奮狂躁.第2天可繼續服用。
注意事項:本品有毒性反應.慎用劑量。多服後常會有出汗.噁心.嘔吐等反應.宜注意或處理急救。
參考資料: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4)(南天).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台灣藥用植物誌(卷上)甘偉松。
學名:Citrus limon (L.) Burm. f. 科別: 芸香科.
別名:洋檸檬.黎檬.檸檬根.檸檬葉.檸檬果。
產地:原產華南及緬甸北部。台灣1910年引種栽培.今各地普遍可見栽培。
採集加工:根全年可採.洗淨切片. 葉隨採鮮用. 秋冬採果.分別處理備用。
性味:(根)味辛.苦.性溫。(果實)味酸.甘.性平。
功能:(根)行氣止痛.止咳平喘。
(果實)化痰止咳.生津健胃。
用於:(根)胃痛.疝氣痛.咳嗽。
(果實)治咳嗽.頓嗽.食慾不振.維生素C缺乏症.中暑煩渴。
(葉)治傷風.關節炎.風濕病.便秘。
民間方例:
(一) 傷風 : 取半個檸檬榨出汁.取汁沖開水.加糖飲用。
參考資料: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1)(南天).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藥用植物採集手冊(樂草會)。
學名:Cajanus cajan (Linn.) Millsp. 科別:豆科.
別名:木豆.豆蓉.觀音豆.樹豆.扭豆.番仔豆.三葉豆.山豆根.野黃豆。
產地:台灣引進各地零星栽培.已成歸化種。
採集加工:採成熟的種子.葉.根.分別曬乾備用。
性味:(種子)味甘.微酸.性溫。。
(根)味辛.澀.性平。
(葉)味淡.性平。有小毒
功能:(種子)清熱解毒.利水消腫.補中益氣.止血止痢。
(根)清熱解毒.利濕消腫.散瘀止痛。
(葉)解痘毒.消腫毒。
用於:(種子)心虛.水腫.血淋.痔血.腳氣.痢疾.癰瘡腫毒。
(根)治急性喉炎.扁桃腺炎.氣管炎.喘滿.急性熱病.黃疸型肝炎.腹脹.熱痢.瘀血腫痛.風濕關節痛.衄血.便血.血淋.痔瘡.瘡瘍。
(葉)治咳嗽.口腔炎.痢疾.黃疸病.小兒水痘.癰腫。
民間方例:
(一) 肝腎水腫 : 取花螺樹豆5錢.苡仁5錢.水煎服。每日二次.忌食鹽。
(二) 癰疽初起 : 取花螺樹豆.研末泡酒服.每次三錢.併以末合香蕉肉搗敷患處。
參考資料: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1)(南天)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下)人民衛生。
學名:Eriobotrya deflexa (Hemsl.) Nakai 科別:薔薇科.
別名:台灣枇杷.恆春山枇杷.夏梅.野枇杷。
產地:全境海拔500~2000公尺間之山坡或山谷疏林內自生。
採集加工:全年採葉.洗淨.曬乾備用。果實夏季採收.鮮用或烘乾用。
功能:(葉)清熱.解毒.化痰.鎮咳.和胃。
(果)清熱.祛痰。
用於:(葉)急慢性氣管炎. 感冒咳嗽.呃逆嘔吐。
(果)治發熱。
參考資料: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4)(南天書局). 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出版)。
學名:Myrica adenophora Hance var. Kusanoi Hayata 科別:楊梅科.
別名:恆春楊梅.樹梅.八樹稱木。
產地:台灣固有植物。產於恆春半島港口.萬里..南仁山等向陽乾燥地自生。
採集加工:根全年可採.洗淨.切片.曬乾備用。剝取樹皮.切片段.曬乾。秋冬採成熟果實.鮮用或曬乾.醃漬備用。
功能:(根)化瘀.通絡.收斂.止血.濇痢。
(樹皮)收斂.止血.止痛。
(果實)生津止渴.和胃消食.滋腎活血。
用於:(根)牙痛.胃痛.血崩.痔血。
(樹皮)齒痛.跌打腫痛.痢疾。
(果實)煩渴.咽喉炎.腹滿.痢疾。
民間方例:
(一) 休息痢.泄瀉日久不止 : 楊梅樹皮5~7錢.水煎.分作三次.每次加白糖3錢調服.一日一次。
(二) 胃腸脹滿 : 楊梅醃食鹽備用.越久越加.用時取數顆泡開水服。
附註:根及樹皮為楊梅藥材代用品。
參考資料: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5)南天書局.藥用植物採集手冊(中國醫藥大學樂草會)。
學名:Morus alba Linn. 科別:桑科.
別名:家桑.桑藨.桑材子.蠶子葉樹.鹽桑仔.娘仔樹.桑果。
產地:本省為普遍栽培的落葉性小喬木。
採集加工:果實成熟時採集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性味:(果實)味甘.酸.性涼。
功能:滋補肝腎.養血.生津潤燥。
用於:耳聾目昏.鬚髮早白.神經衰弱.煩躁.失眠.貧血.血虛便秘.習慣性便秘.高血壓症。
民間方例:
(一) 健忘 : 取桑椹鮮品適量.熬成膏劑.每次服一匙.每日三次。
(二) 身體虛弱.失眠 : 桑椹30克.何首烏12克.枸杞子9克.黃精.酸棗仁各15克.水煎服。
參考資料: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上)人民衛生.台灣藥用植物誌(卷上)甘偉松。
學名:Acanthopanax henryi (Oliv.) Harms 科別:五加科.
別名:刺五加.五加皮.糙葉五葉木.糙葉白簕樹.木骨.追風使.老虎獠。
產地:原產中國大陸。台灣零星引進栽培。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根或粗莖.洗淨.去木心或切片.曬乾備用。枝葉亦供藥用。
性味:(根.粗莖)味辛.性溫。
功能:祛風濕.壯筋骨.活血祛瘀。
用於:風濕關節痛.腰痛.小兒行遲.水腫.腳氣.跌打損傷。
禁忌:有口苦.口渴等陰虛火旺症狀者禁服。
參考資料: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出版社)。
學名:Glochidion rubrum Blume. 科別:大戟科.
別名:算盤子.饅頭果.細葉赤血仔.南瓜樹.野南瓜.面頭菓。
產地:全境平野至山麓之路旁.溪旁或空曠地自生。
採集加工:葉.枝葉.根全年可採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功能:(葉)治僂麻質斯.神經痛.祛痰劑。
(枝葉)殺菌。治腸炎.下痢。
(樹皮)治腹痛。
(根)治糖尿病。
民間方例:
(一)山胞以饅頭果樹皮煎服治腹痛。
(二) 糖尿病 : 饅頭果根.鮮品4兩(或乾品2~3兩)炖豬小腸飲服.2天1帖(服用1天.休息一天)。
參考資料:台灣藥用植物誌(卷上)甘偉松.台灣民間藥(1)高木村。
學名:Ociimum basilicum Linn. 科別:唇形科.
別名:零陵香.羅勒.省頭菜.瞖子草.香菜.香佩蘭.千層塔.九重塔.矮糠.蘭香。
產地:原產東印度及歐洲。台灣普遍當調味香菜或藥用栽培。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成熟老株.除去枝葉和細根.洗淨.切片.曬乾備用。葉隨採鮮用。
性味:(全株)味辛.性溫。
功能:(全草)發汗解表.祛風利濕.散瘀止痛.消食.解毒。
(嫩葉)驅風發汗.芳香健胃。
用於:(全草)風寒感冒.頭痛.胃痙攣.胃腹脹痛.消化不良.泄瀉.腎臟病.月經不調.風濕關節痛.跌打損傷。
葉及嫩葉:治咳噫.疳氣鼻下赤爛.產後腰痛。
民間方例:
(一)咳噫:生薑四兩(搗爛).九層塔葉二兩.椒末一錢.鹽和麵粉共四兩.裹作燒餅.煨熟.空腹吃。
(二)產後腰痛:取九層塔嫩葉.煎蛋.加麻油.酒.吃。
禁忌:氣虛血燥者慎用。
參考資料:台灣民間藥(1)高木村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上).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1)南天.中國中藥資源志要。
學名:Moghania strobilifera (L.) Ait 科別:豆科.
別名:.穗花千斤拔.蚌殼草.麒麟尾.耗子響鈴。
產地:自生於南部原野之多年生木質草本。
採集加工:根.莖四季可採.夏季採葉.分別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株)味苦.甘.性涼。
功能:清熱除濕.止咳祛痰.補虛強骨。
用於:風濕關節炎.腰腿痛.白帶.跌打損傷。
參考資料: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台灣藥用植物誌(卷上)甘偉松。
學名:Lycoris aurea Herb. 科別:石蒜科.
別名:忽地笑.金灯花.獨蒜.龍爪花.鐵色箭.黃花石蒜.老鴉蒜.蟑螂花.一支箭.避蛇生.祖先花.鹿葱。
產地:北部沿海海濱至山坡地草叢中自生及零星觀賞栽培。
採集加工:春.秋間採挖鱗莖.除去地上部分.洗淨.切半.曬乾備用或鮮用。
性味:(鱗莖)味辛.性平.有毒。(不宜內服)
功能:外用解瘡毒.消癰腫.殺蟲。
外用:治癰瘡腫毒.無名腫毒.疔瘡結核.耳下紅腫.小兒麻痺.疥癬.燙火傷.蟲咬膚癢。滅蛆.滅鼠。
民間方例:
(一) 耳下紅腫.燙火傷:金花石蒜鱗莖搗爛取汁.和雞蛋清調塗患處。
(二) 滅鼠:金花石蒜鱗莖曬乾磨成粉末與食物製成毒餌.鼠吃後即可死亡。
附註:金花石蒜中石蒜碱接觸皮膚後即紅腫發癢.進入呼吸道會引起鼻出血.所以操作時應加註意。
中毒症狀:金花石蒜有毒.如內服中毒.其症狀為流涎.嘔吐.下瀉.舌硬直.驚厥.手腳發 冷.脈弱.休克.甚至呼吸中樞麻痺而死亡。
參考資料: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上)人民衛生.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6)(南天)。
學名:Gymnema alternifolium (Lour.) Merr. 科別:蘿摩科.
別名:武靴藤.匙羹藤.金剛藤.蛇天角.飯杓藤。
產地:全境平野至低海拔山區.路旁.荒地.矮林內自生。
採集加工:全年採根.粗莖和嫩枝葉.分別處理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株)味苦.性平。(孕婦忌服)
功能:(根.粗莖)清熱解毒.祛風止痛.涼血消腫。
(嫩莖葉)生肌.消腫.止痛。
用於:(根.粗莖)風濕關節痛.跌打損傷.乳腺炎.多發性膿腫.深部膿腫.癰瘡腫毒.毒蛇咬傷。
(嫩枝葉)治:槍彈傷.殺虱。
參考資料: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1)(南天)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下)人民衛生。
學名:Dendrolobium triangulare (Retz.) Schindler 科別:豆科.
別名:假木豆.假綠豆.野螞蝗.假土豆.千斤菝.山豆根.千金不換藤。
產地:中南部山麓至低海拔山區之路旁.荒地.墓地或林邊灌叢中自生。
採集加工:全年採全草.除去雜質.切段(片)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)味辛.甘.性寒。
功能:清熱涼血.健脾利濕.強筋壯骨.利尿消腫。
用於:咽喉痛.肝炎.咯血.內傷吐血.產後虛弱.小兒疳積.風濕骨痛.尿酸疼痛.類風濕痛.跌打損傷.骨折.泄瀉。
(葉):治牙痛.腹瀉。
附方:
※ 跌打損傷 : 木莢豆鮮品適量.搗爛加酒糟炒熱外敷患處。
參考資料: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6)(南天)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下)人民衛生。
學名:Origanum majorana Linn. 科別:唇形科.
別名:馬約蘭.打結馬約蘭.甜牛至.香花薄荷.馬鬱蘭.甜馬郁蘭。
產地:原產於地中海地區。台灣引進栽培的香草植物。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全草或葉.曬乾備用。
功能:平氣脹.助消化.緩解感冒.安神.調經。
用於:感冒.頭痛.肌肉痙孿.消化不良.腹脹.痛經。(精油)減輕皮膚老化。
附註:
1.馬郁蘭是普遍的烹調用香草.適用於沙拉.醬汁.肉類.乳酪等調味。
2.馬郁蘭葉泡茶飲.能幫助消化.消除脹氣.安神.緩解經痛.頭痛。
3.馬郁蘭的精油為抗氧化劑.可減輕皮膚老化.可加於化妝品中。
4.洗澡水中加入馬郁蘭葉包或精油.可鬆弛肌肉.促進循環。
5.夏天吃冰品.可將馬郁蘭葉加入糖水中煮.別有一番風味。
參考資料:藥用植物圖鑑(貓頭鷹出版)。
學名:Echinops grilissii Hance 科別:菊科.
別名:漏蘆.土防風.華東藍刺頭.南藍刺頭.鬼油麻.莢蒿.野蘭.東南藍刺頭。
產地:台灣北部曠野向陽處至山坡草叢中自生。因過度採摘野生者以少見.目前多為栽培。
採集加工:秋至春季採根部.除去地上部分和鬚根.洗淨.曬乾備用。花序亦供藥用。
性味:(根)味苦.咸.性涼。
功能:(根)清熱.解毒.消腫.排膿.通乳.通筋脈。(花序)活血.通絡。
用於:腮腺炎.乳房腫痛(乳腺炎).乳汁不通.濕痹筋脈拘孿.風濕筋骨疼痛.崩漏.月經不調.熱毒血痢.痔瘡出血.癰瘡腫毒.瘰癧惡瘡。
(花序)治跌打損傷。
民間方例:
(一) 風濕性關節炎.風濕痛 : 取山防風根30克.水煎服。
(二) 白禿頭瘡 : 取山防風草燒灰.豬膏(豬油)調和塗之。
參考資料:全國中草藥滙編(上)人民衛生.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5)(南天).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。
學名:Nicandra physaloides (L.) Gaertn. 科別:茄科.
別名:大千生.水晶涼粉.冰粉.鞭打繡球.田珠.草本酸木瓜.藍花天仙子。
產地:原產南美洲。台灣引進園藝觀賞栽培。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全草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花期採花.曬乾備用。
秋季採成熟果實.將果實及種子分別處理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)味甘.淡.微苦.性平。
(果實)味酸.澀.性平。有小毒。
(種子)味微甘.性平。
功能:(全草)鎮靜.止咳.祛痰.清熱.解毒。
(花)祛風.消炎.解毒。
(果實)祛風消炎。
(種子)清熱退火.利尿。
用於:(全草)感冒.咳嗽.精神病.癲癇.狂犬病.痧氣.風濕病.疥癬.瘡癤。
(果實)治:風濕關節炎.瘡癤腫痛。
(種子)治:感冒發燒.胃熱.熱淋。
(花)治:鼻淵。
民間方例:
(一) 熱淋:鞭打繡球子.車前子各3錢.煨水服。
(二) 瘡癰腫毒.風濕關節炎:鞭打繡球果實5分~1錢.水煎服。
參考資料: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下)人民衛生.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6)(南天)。
學名:Amaranthus viridis Linn. 別名:莧科.
別名:山荇菜.細莧.白莧.綠莧.皺果莧.野莧菜.鳥莧。
產地:全境平野之路旁.荒地及菜園等地自生。
採集加工:夏.秋採全草.洗淨.曬乾備用。
性味(全草)味甘.淡.性涼。
功能:清熱.利濕.散毒.散血.消腫。
用於:眼疾.牙疳.乳腺炎.細菌性痢疾.腸炎.通便.白帶.小兒丹毒.蟲咬.痔瘡腫痛。
民間方例:
(一) 痔瘡 : 取鳥仔莧葉煎湯加鹽.洗患處。
(二) 小兒丹毒 : 取鮮鳥仔莧適量.搗汁服.並以渣敷之。
(三) 便秘 : 鳥仔莧全草加紅糖.水煎服。
參考資料:台灣民間藥(2)高木村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下)人民衛生.台灣藥用植物誌(卷上)甘偉松。
學名:Hibiscus sabdariffa Linn. 科別:錦葵科.
別名:洛神葵.洛濟葵.玫瑰茄.紅金梅.山茄子.紅梅果。
產地:原產熱帶地方。台灣早年引進當食品或觀賞栽培。
採集加工:秋.冬間採成熟肥厚的花萼.除去果實部分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(根.種子)亦供藥用。
性味:( 花萼)味酸.性涼。
功能:清熱解渴.斂肺止咳.降血壓。
用於:高血壓症.中暑.咳嗽.酒醉。
(根)強壯.輕瀉。
(種子)強壯.利尿.輕瀉。
民間方例:
(一) 高血壓.清涼退火:洛神花加冰糖.煮水飲。
(二) 中暑:洛神花加玉米鬚.薏仁煎水加冰糖服。
※洛神葵之成熟花萼呈紅色.肥厚多肉質.富含糖分及果膠.新鮮者可生食.並可製蜜餞.果醬.果汁。
曬乾後可做清涼飲料之原料。可煮成帶酸味的清涼飲料。
參考資料: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3)(南天).台灣民間藥(3)高木村。
學名:Soliva anthemifolia (Juss.) R. Br. 科別:菊科.
別名:座地菊.裸柱菊.九龍吐珠.七星墬地.七星菊.地楊梅.大龍珠草.鵝草。
產地:全境平野之路旁.田埂.村旁荒地自生。
採集加工:全年可採.拔全草.洗淨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)味辛.性平。有小毒。
功能:化氣散結.消腫解毒。
用於:瘰癧.風毒流注.痔瘡發炎.刀傷.瘡腫。
民間方例:
(一) 瘰癧初起:鮮假吐金菊30克.雞蛋1~2枚.水煎服.渣和紅糖少許搗爛外敷。
(二) 風毒流注:鮮假吐金菊適量.米飯少許.搗爛敷患處。
(三) 痔瘡出血.發炎:假吐金菊.朱蕉.扛板歸.馬齒莧各15克.水煎服。
資料來源:中國中藥資源志要.福建藥用植物誌.藥用植物採集手冊(樂草會)。
學名:Liriope platyphylla Wang & Tang 科別: 百合科.
別名:闊葉麥門冬.闊葉土麥冬.賣棕子.大麥冬.闊葉麥冬.大葉麥門冬.麥門冬。
產地:全靜山麓至低海拔山區之林陰下或潮濕處散生或群生。
採集加工:冬.春間採挖根部.剪下塊根.洗淨.曬乾備用。稱麥門冬.麥冬。
性味:(塊根)味甘.微苦.性涼。
功能:滋陰生津.潤肺止咳.清心除煩.利尿解熱。
用於:虛勞咳嗽.熱病津傷.心煩口渴.糖尿病.肺炎.肺燥咳嗽.肺癰.肺痿.肺結核咯血.吐血.乳汁不足.便秘。
民間方例:
(一) 咳嗽.咽痛.音啞:麥冬.天門冬各500克.蜂蜜250克.熬膏.每服9~15克.溫水送服。
(二) 衄血不止:大葉麥冬.生地黃.每服1兩.水煎服。
附註:麥門冬自古沿用不祇一種.而功用相近.本種亦為麥門冬主要來源植物之一。
參考資料: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5)(南天).台灣民間藥(1)高木村。
學名:Lycoris radiata Herb. 科別:石蒜科.
別名:石蒜.老鴉蒜.酸頭草.銀鎖匙.蟑螂花.獨蒜.鬼蒜.龍爪花.蒜頭草.一支箭.避蛇生。
產地:原產中國大陸。 台灣早年引進零星觀賞栽培。
採集加工:每年秋季把鱗莖挖出.除去地上部分.洗淨.切半.曬乾備用。外用鮮品。
性味:(鱗莖)味辛.甘.性溫。有毒.(不可內服)
功能:全株有毒。鱗莖有祛痰.利尿.解毒.散結.抗癌.催吐.殺蟲。
用於:喉風.咽喉腫痛.淋巴結結核.風濕關節痛.水腫.肝硬化腹水.肋膜炎.腹膜炎蓄水症.腎臟炎全身水腫.黃疸小便不利.腳氣足腫.小兒驚風.癰疽腫毒.疔瘡.胃癌.肝癌.惡性腫瘤.食物中毒.毒蛇咬傷。
民間方例:
(一) 風濕關節痛 : 紅花石蒜.生薑.葱各適量.共搗爛.敷患處。
(二) 肝硬化腹水.腎臟炎全身水腫.黃疸小便不利.滲出性胸膜積水.腳氣水腫:鮮紅花石蒜鱗莖1個.生蓖麻子7粒.共搗爛.貼足底.每日1次.小便通利.則去藥。
附註:石蒜中石蒜碱接觸皮膚後即紅腫發癢.進入呼吸道會引起鼻出血.所以操作時應加註意。
中毒症狀:石蒜有毒.如內服中毒.其症狀為流涎.嘔吐.下瀉.舌硬直.驚厥.手腳發 冷.脈弱.休克.甚至呼吸中樞麻痺而死亡。
參考資料: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上)人民衛生.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6)(南天)。
學名:Hedyotis diffusa Willd. 科別:茜草科.
別名:龍吐珠.舌蛇癀.蛇針草.尖刀草.白花十字草.蛇脷草.鶴舌草.蛇總管.珠仔草.蛇舌草。
產地:全靜平野之田邊.溝邊.溪畔.路旁及草地等濕潤地自生或群生。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全草.除去雜質.洗淨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)味甘.淡.性涼。
功能:清熱解毒.活血止痛.利水消腫.抗腫瘤。
用於:風熱眼疾.扁桃腺炎.咽喉炎.支氣管炎.肺熱喘咳.濕熱黃疸.肝炎.乳腺炎.闌尾炎.盆腔炎.附件炎.泌尿系感染.痢疾.跌打損傷.試用於各種癌症。
外用:治蛇咬傷.癰瘡腫毒。
民間方例:
(一) 風熱眼疾 : 白花蛇舌草鮮品一至二兩.鴨蛋一枚.共炖服。
(二) 輸精管結紮術後副睪鬱積症.副睪丸炎症 : 取白花蛇舌草一兩.水煎服.每日一劑。
參考資料: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1)(南天)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上)人民衛生.抗癌中草藥(啟業)。